读音:hé shuò
繁体字:河朔 英语:the north of Huanghe River 意思: 1.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 孔传:“戊午渡河而誓,既誓而止于河之北。”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袁绍﹞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 清·李寅《书邺侯传》诗:“但清河朔风尘易,欲扫宫庭枳棘难。” 郭沫若《前茅哀时古调四》:“河朔淮西一宵尽,满池鹅鸭可 详细释义:泛指黄河以北的地方。书经?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威振河朔,名重天下。』
造句:皇元开创之初,河朔分列之际。北上进攻河朔,兵临定州城下。赦河朔,招集兵粮,议取卫州。勾当河防,河朔居民不胜其病。
首字母缩写:hs
【拼音】héshuò
【河朔开头的诗词】
《乾明节祝圣寿》
河朔虽云近帝乡,时逢庆诞祝君王。 身心常在三清路,晓夕先装一炷香。 圣寿如山随地久,恩光似日与天长。 微臣所贵无他物,唯献新譸十九章。
【包含河朔的诗词】
《步出夏门行 土不同》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fēng)藾(lài)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