烝是什么意思_烝的拼音和笔画写法
烝的意思解释
烝的辞典简编版解释
- 火气上升。 【组词】:熏烝
- 用热水气蒸煮东西。通「蒸」。
- 众多。 【组词】:天生烝民。(《诗经.大雅.烝民》)
烝的辞典修订版解释
- 动词 火气上升。《墨子.节用中》:「逮夏,下润湿上熏烝。」
- 动词 用热水气蒸东西。通「蒸」。 【组词】:「烝鱼」、「烝饭」。宋.苏轼〈酒经〉:「吾始取面而起肥之,和之以姜液,烝之使十裂。」
- 动词 上淫,与长辈妇女奸通。《左传.桓公十六年》:「卫宣公烝于夷姜。」《辽史.卷一一二.逆臣传上.耶律滑哥传》:「性阴险,初烝其父妾,惧事彰,与克萧台哂等共害其父。」
- 形容词 众多。《诗经.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唐.杜甫〈无家别〉诗:「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 名词 古代冬天的祭祀。《书经.洛诰》:「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
- 助词 发语词,置于句首。《诗经.豳风.东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烝的多音注释(参考)
烝是多音字,有多种读音:
·烝(zhēng):
1.众、盛:烝民。烝黎。
2.古代宗庙祭祀用的火。
·烝(shēng):古同“蒸”,用火烹饪。
烝的相关问答
丞 火 丞 灬是什么字?答:烝
烝开头的诗词
《圣号雅二篇》烝哉皇极,道靡有息。 勤勤以谟,罔视其迹。 鑿饮自鼓,耕食自绩。 维相以歌,勿荷后辟。
|
《封泰山乐章·寿和》烝烝我后,享献惟夤。 躬酌郁鬯,跪奠明神。
孝莫孝乎,配上帝亲。 敬莫敬乎,教天下臣。
|
烝开头的对联
上联:烝民乃粒,先知稼穑之艰难,俾百谷斯登,功同后稷
下联:异种而株,如萃中西为体用,较二苗共秀,德迈嘉禾
上联:烝正月,又烝五月
下联:雩上辛,再雩季辛
上联:烝杏
下联:荐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