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是什么意思_夷的拼音和笔画写法
夷的意思解释
夷的小字典解释
- 中国古代东方民族之一。殷商时约分布在现今国内山东、江苏一带。后泛称中原以外的各民族为「夷」。 【组词】:「东夷」、「蛮夷」、「夷狄」、「四夷」。
- 平顺、平坦。 【组词】:「化险为夷」。
- 铲平、使平坦。 【组词】:「夷为平地」。
- 消灭、杀除。 【组词】:「夷其九族」。
夷的辞典简编版解释
- 我国古代东部民族之一。殷商时约分布在今山东、江苏一带。后泛称中原以外各族为「夷」。 【组词】:东夷、蛮夷
- 平顺、平坦。 【组词】:化险为夷
- 铲平、使平坦。 【组词】:夷为平地
- 诛除、消灭。 【组词】:夷戮、夷九族
夷的辞典修订版解释
- 名词 中国古代东部民族之一。殷商时约分布在今国内山东、江苏一带。后泛称东方各族为「夷」。 【组词】:「徐夷」、「淮夷」。《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序》:「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 名词 古代对中原以外各族的蔑称。 【组词】:「蛮夷戎狄」。
- 名词 同辈。《礼记.曲礼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 名词 锄草、平土的农具。《国语.齐语》:「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管子.小匡》:「恶金以铸斤斧鉏夷锯欘,试诸木土。」
- 名词 创伤。通「痍」。《左传.成公十六年》:「子反命军吏,察夷伤。」《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
- 名词 平易、平安。 【组词】:「化险为夷」。
- 名词 常道。通「彝」。《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曰王极之傅言,是夷是训,于帝其顺。」
- 名词 姓。如周代有夷诡诸。
- 动词 铲平、使平坦。 【组词】:「夷为平地」。《左传.成公十六年》:「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国语.晋语六》:「夷灶堙井,非退而何?」
- 动词 诛除、消灭、平定。《荀子.君子》:「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唐.柳宗元〈封建论〉:「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
- 动词 铲草、割草。《周礼.秋官.薙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
- 动词 陈放、安置。《礼记.丧大记》:「彻帷,男女捧尸夷于堂,降拜。」
- 动词 平均。《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唐.孔颖达.正义:「所以平均下民也。」
- 形容词 平坦。《庄子.眩箧》:「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从壶头则路近而水嶮,从充则涂夷而运远,帝初以为疑。」
- 形容词 愉悦。通「怡」。《诗经.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 形容词 傲慢无礼。《荀子.修身》:「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远,庸众而野。」
夷的多音注释(参考)
夷[yí],释义如下:
1.平;平坦:平夷。
2.古代指中国东部少数民族地区:东夷。
3.平安;安定:夷然。化干戈为玉帛,化险夷为平易。
可以有以下组词:
夷为平地、披荆斩棘、凶神恶煞。
夷的相关问答
大 弓 一 弓 人是什么字?答:夷
夷开头的诗词
《登望京楼赋》夷门一镇五经秋,未得朝天不免愁。 因上此楼望京国,便名楼作望京楼。
|
《浯溪图》夷途勿抛控,抛探马多失。 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 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 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 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 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 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 巉绝半岩间,仿佛见鸟迹。 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 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 向来文武才,坐筹或操笔。 种种皆可称,俯仰重叹息。 原君宝此图,置之丹粉壁。 昔人如可作,想像壮胸臆。
|
夷开头的对联
上联:夷险兴平,诗海增辉昭盛世
下联:修文息武,联林放彩祝明时
上联:夷阵镇夷蛮,天津卫国
下联:古城承古韵,山海关情
上联:夷门豪士皆饮酒
下联:龙伯国人罢钓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