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今居笔架山,苍烟冥濛常风寒。 西壁千岩青未了,万顷岚光薄清晓。 晓来轩窗敞且明,风棂月牖一壶冰。 鸡声未断钟声起,起饮沆瀣朝紫清。 人间红尘刺人眼,世上蜗蝇徒尔乱。 岂复知此爽气佳,已被高人俱占断。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通过对笔架山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人隐居山林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然。 首句“高人今居笔架山,苍烟冥濛常风寒”,诗人以笔架山为背景,描绘了高人在山中居住的景象,同时通过“苍烟冥濛”和“常风寒”暗示了山中环境的幽深和寒冷。 “西壁千岩青未了,万顷岚光薄清晓”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千岩万壑,青翠满目,岚光薄晓,景色秀美。 “晓来轩窗敞且明,风棂月牖一壶冰”,这两句写的是早晨起床后,轩窗敞开,清风吹入,月牖透出冰一般的凉意,进一步营造了山居的清凉环境。 “鸡声未断钟声起,起饮沆瀣朝紫清”,描述的是山居生活的另一个方面,即与世隔绝、与自然相融的生活方式。鸡鸣未绝,钟声已起,诗人起身饮沆瀣之液,朝紫清之气,表现出对自然之道的深刻理解。 “人间红尘刺人眼,世上蜗蝇徒尔乱”,这两句是对尘世的批判,红尘扰人,蜗蝇乱飞,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最后,“岂复知此爽气佳,已被高人俱占断”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高人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尘世的决绝态度。在山林中,高人占有了清爽宜人的环境,而尘世的人却对此一无所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超脱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然态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尘世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