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田可耕凿,辽土直沙漠。 蓬棘不复生,条干何由作。 兹山亦沙阜,短短见丛薄。 冰霜叶堕尽,鸟兽绝无托。 乾坤信广大,一气均美恶。 胡为独穷陋,意似鄙夷落。 民生亦复尔,垢污不知怍。 君看齐鲁间,桑柘皆沃若。 麦秋载万箱,蚕老簇千箔。 余粱及狗彘,衣被遍城郭。 天工本何心,地力不能博。 遂令尧舜仁,独不施礼乐。 |
这首诗以奚山为描写对象,通过描绘奚山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段描绘奚山一片荒芜,土地贫瘠,草木不生,蓬蒿荆棘,让人不忍目睹。诗人通过这种荒凉的景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无奈。 二、三段进一步描绘奚山的景象,山丘矮小,丛薄稀疏,冰霜之下,鸟兽无托。这种景象让人感到生活的艰难和困苦。 四、五段诗人开始反思,天地之间,美恶皆有,为何奚山如此荒凉,而齐鲁之间却桑柘茂密,麦满仓库,蚕丝丰富,衣被遍及城郭?这是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批判。 六、七段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认为百姓的生活状况如此糟糕,却不知羞愧和改变。 最后一段,诗人以尧舜之世与现实相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无奈,认为即使尧舜再世,也无法改变这种现状,甚至连礼乐都无法施加。 整首诗通过对奚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