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予居狴犴,一室以自治。 二年二大雨,地污实成池。 圄人为我恻,畚土以筑之。 筑之可二尺,宛然水中坻。 初运朽壤来,臭秽恨莫追。 掩鼻不可近,牛皂鸡于埘。 须臾传黑坟,千杵鸣参差。 但见如坻平,粪土不复疑。 乃知天下事,不在论镃基。 苟可掩耳目,臭腐夸神奇。 世人所不辨,羊质而虎皮。 大者莫不然,小者又何知。 深居守我玄,默观道推移。 何时蝉蜕去,忽与浊世违。 |
这首诗以自况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污浊环境的不满,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段写诗人自居所起,描述了居所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无奈。第二段描述了两年大雨后,居所地势低洼,被污水侵蚀而形成水池的情景。诗人通过描述这一过程,表达了对环境恶化的不满。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人们帮助他筑池的过程。通过筑池,水池变得清澈美丽,诗人也因此感到欣慰。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天下的事情并不只是论资排辈,更在于个人的努力和坚持。他批评那些夸夸其谈、自命不凡的人,认为他们只是外表华丽而内心空虚,就像羊质虎皮一样。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蝉蜕一样,摆脱世俗的束缚,过上清静的生活。这种生活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整首诗充满了对环境的无奈、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人生哲理的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