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出家离尘世。 更不贪人间华丽。 蓬头垢面,终朝独坐,内修活计。 古庙窑龛里。 任他红轮西坠。 向无中认有,知白守黑,绵绵地,默调息。 心上别无萦系。 有腋袋拄杖相随。 草鞋短襦,精*赤腿,羊皮遮体。 饥后巡门乞。 饱来唱哩*罗哩。 任傍人笑我,呆痴懒汉,有谁人识。 |
这是一首描绘出家修行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繁华的淡漠,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首句“本自出家离尘世”,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决定脱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清净的决心。 “更不贪人间华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他不再被外在的物质所吸引,而是更专注于内心的修炼。 “蓬头垢面,终朝独坐,内修活计”,描绘了诗人的形象和他修行的方式。他不在乎外表,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只专注于内心的修炼。 “古庙窑龛里,任他红轮西坠”,进一步描绘了修行的环境,古庙、窑洞、龛位,这些都是修行的场所,诗人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 “向无中认有,知白守黑,绵绵地,默调气息”,这是对修行的具体方法的描述,诗人通过内观、调息、保持内心的平静等方式来修炼。 “心上别无萦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无牵无挂。 “有腋袋拄杖相随”,诗人带着简单的装备,准备开始他的修行之旅。 “草鞋短襦,精*赤腿,羊皮遮体”,这是对诗人衣着的描绘,表现出他的朴素和简陋。 “饥后巡门乞,饱来唱哩*罗哩”,这是诗人生活的写照,他既能在困苦中寻求生存,也能在满足时享受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出家修行的僧人形象,他淡泊名利,专注于内心的修炼,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的行为和态度让人感到敬佩和欣赏,但同时也让人感到有些孤独和寂寞。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淡漠和对内心的追求,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