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淮浊汴争强雄,龟山下閟支祁宫。 高秋水来无远近,荡灭洲渚乘城墉。 千艘衔尾谁复惜,万人雨泣哀将穷。 城中古塔高百尺,下有蜕骨黄金容。 蛟龙百怪不敢近,回风倒浪归无踪。 越商胡贾岂知道,脱身献宝酬元功。 至人已立万物表,劫火仅置毛孔中。 区区淮汴亦何有,一挹可注沧溟东。 胡为尚与水族较,时出变怪惊愚聋。 于乎此意不可诘,仰观飞栱凌晴空。 |
这首诗的标题是《清淮浊汴争强雄,龟山下閟支祁宫》,是一首描绘水景和战争场面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在描绘清淮和汴水时,使用了“清淮浊汴”这样的词语,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水的力量和气势。接着,诗人在描绘龟山下閟支祁宫的景象时,使用了“高秋水来无远近,荡灭洲渚乘城墉”这样的词语,表现出水的力量和威势。 在描绘战争场面时,诗人使用了“千艘衔尾谁复惜,万人雨泣哀将穷”这样的词语,表现出战争的惨烈和士兵的悲痛。接着,诗人又描绘了水中的古塔和蜕骨,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在诗中,诗人也表达了对越商胡贾的同情,他们可能并不懂得水中的危险,但仍然冒险前来献宝,希望能够报答元功。这种描写表现出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弱者的同情。 最后,诗人通过“至人已立万物表,劫火仅置毛孔中”这样的句子,表达了对水中的神秘和未知的敬畏之情。这种敬畏之情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水景和战争场面,表现出水的力量和威势,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弱者的同情。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