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际群多士,诸儒逊一贤。 名场魁淡墨,官簿到花砖。 地近行知政,天高不假年。 书生稽古力,何必尽台躔。 |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卓越才能的书生,他身处盛世,却谦逊低调,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干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首联“盛际群多士,诸儒逊一贤”,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群英荟萃,众多才子中,这位儒生尤为出色,他的才华和品德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这位儒生的出众之处。 颔联“名场魁淡墨,官簿到花砖”,用淡墨描绘了书生在科举考试中拔得头筹,名列前茅,表达了他取得了显赫的功名。而“到花砖”则形象地描绘了他升官的喜讯传遍了官府,如同花砖上贴满了喜报。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书生在政治上的成功和荣耀。 颈联“地近行知政,天高不假年”,表达了作者对书生未来的期许和祝愿。他希望书生能够接近政事,为民造福;然而天命难测,书生却英年早逝,无法实现他的抱负。这一联通过对比和转折,表达了作者对书生早逝的惋惜和遗憾。 尾联“书生稽古力,何必尽台躔”,表达了作者对书生学识渊博、勤于研究历史的赞美。他相信书生的学问和努力一定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不必局限于政治舞台。这一联既是对书生的肯定和赞扬,也表达了作者对书生未来发展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儒生的赞美和颂扬,表达了作者对才华出众、品德高尚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政治、历史等领域的思考和关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