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亦随群动,暮亦随群动。 荣华瞬息间,求得将何用。 形骸与冠盖,假合相戏弄。 但异睡着人,不知梦是梦。 一家五十口,一郡十万户。 出为差科头,入为衣食主。 水旱合心忧,饥寒须手抚。 何异食蓼虫,不知苦是苦。 公私颇多事,衰惫殊少欢。 迎送宾客懒,鞭笞黎庶难。 老耳倦声乐,病口厌杯盘。 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 一日复一日,自问何留滞。 为贪逐日俸,拟作归田计。 亦须随丰约,可得无限剂。 若待足 |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段,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朝暮之间随波逐流,追逐荣华,但这一切转瞬即逝,求之不得有何用。形骸与冠盖的假合,如同梦中不知梦是梦,生动描绘出一种虚无感和无足轻重的感觉。 中段,诗中描述了生活的艰辛。一家五十口,一郡十万户,作者在生活的压力下,既要处理公事,又要照顾家人,水旱饥寒的忧虑,让他如同吃蓼虫不知苦是苦。 第三段,诗中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公私事务繁多,作者身心疲惫,迎送宾客的繁琐,鞭笞黎庶的困难,使他深感厌倦。老耳倦声乐,病口厌杯盘,表达出对世俗生活的厌烦。 最后一段,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何时离开官场,何时放下一切的疑问。他反思自己为何留滞不前,是否贪图逐日的俸禄而无法放下官场。他开始考虑生活的丰俭,思考何时离开官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于自由的向往。他看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官场的黑暗,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放下这一切,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这种对于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由的追求,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