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君长铗君当歌,每食无鱼叹委蛇。 一朝得见暴公子,櫑具欲与冠争峨。 岂比杜陵贫病叟,终日长镵随短蓑。 斩蛟刺虎老无力,带牛佩犊吏所诃。 故将换砚岂无意,恐君琱琢伤天和。 作诗反剑亦何谓,知君欲以诗相磨。 报章苦恨无好语,试向君砚求余波。 诗成剑往砚应笑,那将屋漏供悬河。 |
这首诗以独特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首段描绘了诗人生活困顿,食无鱼,甚至可能受到官吏的呵斥。这反映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对不公的社会现实的批判。 二、三段描绘了诗人得到暴公子的赏识,希望能有所作为,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这反映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但也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四至八段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过上一种简单、自由的生活。然而,这种生活并不容易实现,因为诗人需要面对官府的压制和社会的压力。 最后两段,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或读者)的期望,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苦衷,不要过于苛求。诗人的报章苦恨无好语,表明他希望与友人分享自己的心声,同时也希望友人能够理解他的苦衷。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以及对友人的期望。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揭示了诗人对社会、人生和理想的思考。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