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耜见於易,圣人取风雷。 不有仁智兼,利端谁与开。 神农后稷死,般尔相寻来。 山林尽百巧,揉斲无良材。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农业和自然的。它通过描绘耒耜(一种古代的农具)的出现,以及神农氏后稷(传说中的农业先驱)的贡献,表达了对农业和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首句“耒耜见於易,圣人取风雷”,直接点明了主题,耒耜这种农具的出现,与圣人(可能是指古代的农业先知或领袖)的智慧和风雷般的执行力有关。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述,表明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智慧和自然的助力。 “不有仁智兼,利端谁与开”表达了如果没有仁慈和智慧兼具的人去开发和利用,那么农业发展的可能性就无法开启。这是一种对人类勤劳和智慧的赞美,以及对农业发展的期待。 “山林尽百巧,揉斲无良材”进一步描绘了人类在自然中的角色和作用。山林中的各种材料被巧妙地利用,成为优良的农具和材料。这表明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整首诗充满了对农业和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勤劳和智慧的赞美。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发挥人类的智慧和勤劳,推动农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环境问题,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