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迁比景戍交河,三径归来得已多。 应俗愈疏身老大,读书渐废意蹉跎。 闲从孙叟苏门啸,醉和荆卿易水歌。 歌罢却挥孤棹去,石阑干下买渔蓑。 |
这首诗《不迁比景戍交河,三径归来得已多》是一首表达诗人归隐情怀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从军旅生涯回归田园生活后的心境,抒发了对世俗的疏离感、对年老读书的无奈以及对壮志未酬的感慨。 首联“不迁比景戍交河,三径归来得已多”,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出了自己曾经的军旅生涯和回归田园后的生活。比景,古县名,在今河北交河,这里借指军旅生涯。三径归田,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这里用来表达诗人从军旅回归田园的喜悦。 颔联“应俗愈疏身老大,读书渐废意蹉跎”,诗人表达了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俗的疏离感和对读书的无奈。这两句诗中,“应俗愈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和厌倦,“身老大”和“读书渐废”则表达了年老读书的无奈和无力感。 颈联“闲从孙叟苏门啸,醉和荆卿易水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闲暇时与老人聊天、醉酒时高歌,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孙叟苏门啸,典出《高士传》,指闲暇时与老人聊天。荆卿易水歌,典出《史记》,指醉酒时高歌。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壮志未酬的感慨。 尾联“歌罢却挥孤棹去,石阑干下买渔蓑”,诗人以“孤棹”和“渔蓑”两个意象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从军旅生涯回归田园生活后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壮志未酬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