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发余杭,到寺已亭午。 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 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 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 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 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 浩歌出门去,暮色入村坞。 微月半隐山,圆荷争泻露。 相携石桥上,夜与故人语。 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 昔照熊虎姿,今为猿鸟顾。 废兴何足吊,万世一仰俯。 |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作者在寺庙中一天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首联“鸡鸣发余杭,到寺已亭午。”交代了出发和到达的时间,早晨鸡鸣时分出发,到寺庙时已到了中午,给人一种时间过得很快的感觉,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享受和从容的态度。 “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即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然后再考虑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务实态度。 “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描述了作者在寺庙中的安静环境,关门静居,只有香烟升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描述了作者在寺庙中的日常生活,醒来后烹煮泉水,品尝紫笋茶,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享受。 “微月半隐山,圆荷争泻露。”描绘了寺庙周围的夜景,微弱的月光下,圆荷叶争相滴落露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 “相携石桥上,夜与故人语。”描述了作者与朋友在寺庙中的相聚,共同在石桥上交谈,进一步体现了作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一天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日常生活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寺庙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