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鬼蝶》

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初来花争妍,忽去鬼无迹。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奇特的昆虫——蜻蜓的形象。蜻蜓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赋予了美好的意象,因为它在春天活跃,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首句“双眉卷铁丝”,蜻蜓的翅膀薄而透明,通常呈现淡淡的蓝色或绿色。这里用“铁丝”来形容蜻蜓的翅膀,形象生动,给人一种坚硬而有力的感觉。 “两翅晕金碧”一句,描绘了蜻蜓翅膀上的美丽色彩,金碧辉煌,给人一种华丽的感觉。 “初来花争妍,忽去鬼无迹”,这两句是对蜻蜓的动态的描绘。蜻蜓在春天活跃,常常在花丛中飞舞,寻找食物。然而,它的出现和消失却如此之快,仿佛瞬间就消失了,不留痕迹。这里用“鬼无迹”来形容蜻蜓的快速消失,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蜻蜓的美丽和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此外,这首诗也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描绘蜻蜓的活跃和短暂的生命,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短暂和美丽的短暂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相关诗词
  • 1
    [元]
    嗟嗟无家燕,飞上商人舟。
    商人南北心,舟影东西流。
    芹漂春雨外,花落暮云头。
    岂不怀故栖,烽暗黄鹤楼。
    楼有十二帘,一一谁见收。
    众雏被焚荡,双翅亦敛揪。
    含情盼鬼蝶,失意依训猴。
    茅茨固低小,理势难久留。
    昔本乌衣君,今学南冠囚。
    燕燕何足道,重贻王孙忧。
  • 2
    [宋]
    世传毗陵画,妙绝僧居宁。
    不为权贵逼,所与乃忘形。
    英机三尺素,落笔酒未醒。
    忽为双飞蜂,忽就一蜻蜓。
    螳蜋相拒立,促织如可听。
    蚣蝑与蝼蝈,行跃势未停。
    竹蝉及鬼蝶,飘飘翻翅翮。
    蚊虻亦具体,纤悉皆可名。
    广宗潘叔治,持作枕间屏。
    我行因以赠,益见双眉清。
  • 3
    [宋]
    横枝冻雀昨夜死,水底黏鱼吹不起。
    小伶切玉孤凤愁,九寸之管传生意。
    舞雩山下逢丈人,植杖无语空逡巡。
    再拜丈人欲识桑麻生长力,鬼蝶翻覆梅花春。
    我於万物亦一物,何时春风到肌骨。
    空山铁镝年月深,一语不破天地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