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三更,有人点烛。 烧尽十方,天堂地狱。 不知是谁家之子,都无面目。 但只向深草中藏,莫向孤峰上宿。 斋时有饭,天明有粥。 自然而得,山青水绿。 |
这首诗充满了神秘和启示性的色彩,它以一种寓言的方式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世界,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昨夜三更,有人点烛。”开篇就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深夜有人点烛,这似乎暗示着某种超自然或者神秘的事件即将发生。 “烧尽十方,天堂地狱。”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神秘和不可思议的场景,蜡烛燃烧的范围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空间,天堂和地狱也在其燃烧的范围之内,这无疑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性和深度。 “不知是谁家之子,都无面目。”这句话揭示了故事的主角,他/她没有面目可见,这可能象征着某种深层次的自我迷失或者自我遗忘。 “但只向深草中藏,莫向孤峰上宿。”这是对主角的警告,暗示他/她应该隐藏在深草丛中,而不是停留在孤峰上,这可能象征着面对未知和神秘时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斋时有饭,天明有粥。”这是对主角的照顾和供应,暗示着即使在神秘和未知的环境中,也会有人提供食物和援助,这可能象征着一种普遍的同情和关怀。 “自然而得,山青水绿。”最后两句诗总结了整个故事的含义,只有通过顺其自然的心态,才能得到山水的美丽和生命的真谛。这可能象征着只有通过接受和理解未知,才能真正体验和理解生活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象征和隐喻,它以一种寓言的方式描绘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鼓励我们面对未知和神秘时应该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同时也提醒我们接受和理解他人的关怀和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