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 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 |
这首诗的题目是《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作者是白居易。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自然景色,通过对比不同季节和时间下的同一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首句“近红暮看失燕支”,诗人用“近红”指代暮春时的花朵,而“燕支”则是山名,在今天的山西境内。这句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花朵在即将凋谢的时候,颜色变得暗淡,仿佛消失了一样。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惋惜。 第二句“远白宵明雪色奇”则描绘了另一种景象,即清晨的白色天空下,雪花纷纷扬扬的情景。诗人用“远白”来形容天空的颜色,用“雪色奇”来形容雪花的美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句“花不见桃惟见李”则是对春天和夏天景色的描绘。诗人用“桃”来代表春天,用“李”来代表夏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夏天的期待之情。 最后一句“一生不晓退之诗”则是对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的评价。诗人认为韩愈的诗作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非常生动和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韩愈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季节和时间下的同一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韩愈的敬仰之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