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齐掩书扉,疏竹间风韵。 兀坐无所为,仰高方苦峻。 关关两喜鹊,如以捷来献。 疑其喜过常,精爽抑何顿。 谓当有嘉宾,结驷问原宪。 不然亲交书,万里来问讯。 何意二千石,新书灿盈卷。 使者入衡门,红光十余仞。 衣冠出蓬室,再拜望城阃。 开缄列宿动,芒角相辉焕。 捧读未终篇,钦降已三叹。 譬如涉春波,渺不知涯岸。 又若惊雷霆,但觉目眩转。 谁言匹夫穷,陋巷一箪饭。 箧有无价珍,贵於青玉案。 昨者鄙俚辞,惟求指瑕宜。 |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独坐读书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闲齐掩书扉,疏竹间风韵”,描绘了一个人安静地坐在书房里,周围是稀疏的竹子,风过时竹叶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 颔联“兀坐无所为,仰高方苦峻”,进一步描绘了人的内心状态,他独自坐着,无所事事,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仰望着高远的知识,感到苦涩而峻峭。 颈联“关关两喜鹊,如以捷来献”,用喜鹊的叫声来比喻朋友的来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接下来的几联,描绘了作者打开信件的过程,信中的内容以及读信时的感受。信件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远方友人的问候,也有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敬畏。读信的过程如同涉水过河,惊心动魄,使人感到新奇和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和友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