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雪佛碑》

天花阴坠空,平地忽三尺。
异哉西方神,现此水精域。
胎非托摩耶,意叵劳刻画。
乃瞻白玉相,安用黄金饰。
一洗热恼心,悉依清净力。
红日起扶桑,终焉化无迹。
其无本非空,其有亦非色。
君看东逝波,沧海不可测。
我来凤凰溪,古寺久荆棘。
摩娑雪佛碑,碑断字莫识。
金石亦已坏,况非金石质。
万事等幻影,感之三叹息。
作品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和象征主义的写法,将各种事物都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比如“天花阴坠空,平地忽三尺”,天花坠落代表瘟疫或疾病,“平地忽三尺”则可能意味着突然的天灾。 同时,“异哉西方神,现此水精域”,也表明西方神的现身是一种示或预兆,是诗人心中深感困扰和无法把握的一种未来的征兆,也可能代表着诗人对于命运、信仰和未来的一些感悟和探索。 诗人表达出对东方神圣、和平与净土的向往,“乃瞻白玉相,安用黄金饰”,以赞美之词形容了洁白如玉的佛像,并不需要黄金的装饰,凸显了其纯粹、真实、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 另外,“红日起扶桑,终焉化无迹”,以太阳升起,却无法找到其痕迹的形象描绘了时间和变化的流逝。同时,它也隐喻着诗人对无常、生死、变化的理解和感叹。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意象丰富、寓意深远,将现实与虚幻、生命与非生命、有限与无限等等一系列对立的概念融合在一起,引导读者思考人生、命运、信仰和未来。诗中的佛像则是诗人对于世界的一种寄托和期许,象征着人类对永恒、真实、和平和净土的追求。 此外,“君看东逝波,沧海不可测”,也是诗人对于时间、命运和人生的一种深刻思考,表达出对于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的诗篇,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命运、信仰和未来的探索。
创作背景
程本立的《雪佛碑》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对佛教的感悟和理解有关。诗歌描述了他在访问一座古寺时,看到了雪佛碑,并对其进行了摩挲和观赏。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万物皆空,人生如梦的哲学思考。此外,诗歌也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反映了明代文人雅士对佛教文化的关注和探究。
下一首
《陈桧》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