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买舟至九里松游三天竺》

解维凌皱玉,辍棹理孤筇。
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
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
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
作品赏析
这首诗《解维凌皱玉,辍棹理孤筇》是一首描绘作者游览天竺山时的所见所感的诗篇。诗中描绘了作者乘船解维、登岸、游山、听泉、赏景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首联“解维凌皱玉,辍棹理孤筇”,描绘了作者解缆登岸、撑着竹竿走进山中的情景。这里的“解维”指的是解开船只的缆绳,“凌皱玉”形象地描绘了船只经过水面时留下的波纹,表现出水的清澈和山的秀美。“辍棹理孤筇”则表达了作者离开船只,拿起竹竿走进山中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山路的艰难和作者的决心。 颔联“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描绘了作者游历天竺山的路线和沿途的风景。这里提到的“三天竺”和“九里松”都是天竺山中的著名景点,作者游历这些地方,欣赏到了山中的美景和清泉。 颈联“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听到的泉水声和看到的山色。这里的“依石细”形象地描绘了泉水在石头上流淌的声音,给人以清幽之感。“共秋浓”则描绘了山色与秋天的色彩相得益彰,表现出秋天的山色之美。 尾联“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这里的“佳处”指的是山中的美景,“吾能识”则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景色的熟悉和欣赏之情,“幽岩倚秀峰”则形象地描绘了山中幽静的山岩与秀美的山峰相互依偎的景象,表现出山中的宁静与秀美。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游历天竺山的情景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景色的熟悉和欣赏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稽亭故人去。
    九里新人还。
    送一便迎两。
    无有暂时闲。
  • 2
    [宋]
    九里山前千里路。
    流水无情,只送行人去。
    路转河回寒日暮。
    连峰不许重回顾。
    水解随人花却住。
    衾冷香销,但有残妆污。
    泪入长江空几许。
    双洪一抹无寻处。
  • 3
    [南北朝]
    轩帆遡遥路。
    薄送瞰遐江。
    舟车理殊缅。
    密友将远从。
    九里乐同润。
    二华念分峯。
    集欢岂今发。
    离叹自古钟。
    促生靡缓期。
    迅景无迟踪。
    缁发迫多素。
    憔悴谢华{艹/丰}。
    婉娩寡留晷。
    窈窕闭淹龙。
    如何阻行止。
    愤愠结心胸。
    既微达者度。
    欢戚谁能封。
    愿子保淑慎。
    良讯代徽容。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