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再用前韵》

少年读书时,人谓未可量。
及乎泛官海,栗栗乘危航。
帆开风不顺,四望何淼茫。
为郎首已白,安能笑冯唐。
缅观乾坤大,分明一战场。
何异两虎斗,大小终死伤。
所嗟在诛求,舐米不止糠。
穷甿愁叹声,深秋听蛩螀。
皇穹未悔祸,尚纵兵戈猖。
遂令四海人,冥行日伥伥。
得非宿世业,今生来共偿。
否极泰自至,君臣严陛堂。
肯为阮籍醉,忍效接舆狂。
似闻申甫生,天遣佐宣王。
一展活国手,疾危救在肓。
庶几富斯民,家家有馀粮。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对读书、仕途、社会现实等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人在少年读书时,被人们认为有前途无量,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读书的重视和期望。然而,随着仕途的起伏,诗人感到惊恐不安,如同在危险的航程中。这反映了官场的不稳定性,以及诗人对仕途的担忧和恐惧。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风浪、白发、战争等意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感慨。他认为社会就像一个战场,如同两只猛虎争斗,最终都会有所损伤。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矛盾,以及诗人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这是由于过去的罪恶所导致的,而现在仍然在纵兵肆虐。他呼吁人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影响。他希望人们能够像申甫一样,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拯救处于困境中的人们。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也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相关诗词
  • 1
    [元]
    胜花时。
    临风渺予思。
    厌春妍、红娇绿姹,铅花只恁轻施。
    湿模糊、难描树影,白**、尽改松姿。
    裙溅冰泥。
    鞋翻粉印,浣纱人倦洗胭脂。
    青山老、丹移玉井,何处葛公祠。
    断桥外、频催画桨,误击琼枝。
    忆当年、阿苏小小,鸾箫能品参差。
    紫云娘、双歌献酒,绿蓑翁、独钓成诗。
    楼殿摇空,管弦作市,乐天有句寄微之。
    观未足,朱帘尽卷,情怕雨丝丝。
    谁呵手、戗金红上,装个狮儿。
  • 2
    [宋]
    文章仙伯记仇池,每想横斜竹外枝。
    未放柔柯攒玉雪,稍看红蒂染燕支。
    别来望远凭谁寄,老去寻春只恐迟。
    把酒问花花解语,定应催促要新诗。
  • 3
    [明]
    鹓湖风日暖薰人,行乐都忘俗事纷。
    换酒主翁偏爱客,盍簪朋辈总能文。
    新词妙绝填《金缕》,醉墨横斜扫练裙。
    归到寒斋枕书卧,一灯夜雨正思君。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