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清秋杪,长林翠霭重。 嬾黄千顷稻,深碧万株榕。 峡水风前急,方山雨后浓。 征鞍何所憩,萧寺枕孤峰。 |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南国风光的诗,通过对稻田、榕树、峡水、方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南国秋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南国清秋杪,长林翠霭重”中,“清秋杪”点明了季节和时间的背景,即深秋的末梢,此时秋意正浓。“长林翠霭”则描绘了林长且茂密,郁郁葱葱,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嬾黄千顷稻,深碧万株榕”两句是对稻田和榕树的描绘。诗人用“嬾黄”形容稻田的颜色,表现出稻谷成熟时的那种金黄灿烂、丰收在望的景象。“深碧万株榕”则描绘了榕树那深绿的叶子,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峡水风前急,方山雨后浓”两句则是对峡水和方山的描绘。峡水在风前疾驰而过,表现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气势;方山在雨后更显其浓绿,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最后,“征鞍何所憩,萧寺枕孤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南国秋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暂时停歇的渴望。诗人想要在寺庙中休息片刻,享受一下清幽的环境和宁静的气氛。 整首诗语言优美,用词准确,表达了诗人对南国秋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暂时停歇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南国秋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