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由真隐至枕峰寺》

南国清秋杪,长林翠霭重。
嬾黄千顷稻,深碧万株榕。
峡水风前急,方山雨后浓。
征鞍何所憩,萧寺枕孤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南国风光的诗,通过对稻田、榕树、峡水、方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南国秋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南国清秋杪,长林翠霭重”中,“清秋杪”点明了季节和时间的背景,即深秋的末梢,此时秋意正浓。“长林翠霭”则描绘了林长且茂密,郁郁葱葱,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嬾黄千顷稻,深碧万株榕”两句是对稻田和榕树的描绘。诗人用“嬾黄”形容稻田的颜色,表现出稻谷成熟时的那种金黄灿烂、丰收在望的景象。“深碧万株榕”则描绘了榕树那深绿的叶子,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峡水风前急,方山雨后浓”两句则是对峡水和方山的描绘。峡水在风前疾驰而过,表现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气势;方山在雨后更显其浓绿,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最后,“征鞍何所憩,萧寺枕孤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南国秋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暂时停歇的渴望。诗人想要在寺庙中休息片刻,享受一下清幽的环境和宁静的气氛。 整首诗语言优美,用词准确,表达了诗人对南国秋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暂时停歇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南国秋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下一首
《右》
相关诗词
  • 1
    [唐]
    先知左袒始同行,须待龙楼羽翼成。
    若使只凭三杰力,犹应汉鼎一毫轻。
    鱼在枯池鸟在林,四时无奈雪霜侵。
    若教激劝由真宰,亦奖青松径寸心。
  • 2
    [元]
    巢父诚辟世,许由真隐沦。
    势利既已忘,天子不得臣。
    栖身碧山中,洗耳清涧滨。
    悠悠太古怀,坐看花鸟春。
    所以后来者,可望不可亲。
  • 3
    [唐]
    持心平厚胜浇浮,仕路徊翔四十秋。
    政事每於谈笑办,交亲多向急难收。
    命由真宰随穷达,身在劳生任去留。
    旧治昔年应画像,庞眉闻讣泪先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