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长涂淖,禅房卧枕书。 松风醒耳目,梅雨上衣裾。 误着谢公屐,宁宜仲举舆。 前出聊细数,何事拥犀渠。 |
这首诗的标题是《积雨长涂淖,禅房卧枕书》。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雨后禅房生活的诗。诗中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环境,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的情景。 首句“积雨长涂淖”描述了雨后道路泥泞的场景,为接下来的禅房生活定下了基调。第二句“禅房卧枕书”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活动,他在禅房中躺着读书,这给人一种宁静、闲适的感觉。 “松风醒耳目,梅雨上衣裾”这两句描绘了雨后的自然环境:松风轻拂,梅雨洒落,既清新又宜人。其中,“醒耳目”和“上衣裾”这两个词,形象地表达了雨后环境的清新和舒适。 接下来的“误着谢公屐,宁宜仲举舆”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喜爱,不愿意离开这里的情感。“误着谢公屐”指的是诗人愿意像谢灵运一样,穿着木屐在雨后的山林中漫步。“宁宜仲举舆”则表达了诗人愿意像汉代的陈仲举一样,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 最后两句“前出聊细数,何事拥犀渠。”似乎在谈论离开这里的事情,但突然转折,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留恋之情。“何事拥犀渠”一句,可能是在想象自己离开这里后,会想念这里的情景。这里的“犀渠”是古代兵器,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禅房的宁静、清新和舒适,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对离开的留恋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和典故,使得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