栴檀林下老支郎,偶泛溪边般若航。 斋钵分抟香积饭,午窗对卧净名床。 云山宴坐千春木,尘境难留三宿桑。 欲结他年莲社友,空门气味觉优长。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禅师生活和思想的优美诗篇。它通过对一个名叫老支郎的禅师在栴檀林下的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这位禅师的清净、淡泊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首句“栴檀林下老支郎,偶泛溪边般若航”,描绘了老支郎禅师在栴檀林下泛舟溪边的场景,暗示他过着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而“般若航”则象征着智慧的航行,进一步强调了禅师内心的智慧和洞察力。 “斋钵分抟香积饭,午窗对卧净名床”,这两句描绘了禅师的生活细节。他分享着香积饭,在午后的窗边安静地躺着,与净名床相伴。这里,“香积”和“净名”都象征着纯净和超脱,进一步强调了禅师的清净无为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云山宴坐千春木,尘境难留三宿桑”,这两句描绘了禅师的内心世界和他的修行方式。他在云山之间静坐,享受着永恒的时光,即使尘世的一切也无法留住他片刻。这里,“千春木”和“三宿桑”都象征着长久和永恒,进一步强调了禅师的超脱和永恒的精神境界。 最后,“欲结他年莲社友,空门气味觉优长”,表达了禅师对未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之人的愿望,同时也强调了他对空门(佛教)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这里的“莲社”是佛教中修行者的团体,而“空门气味”则表达了禅师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老支郎禅师在栴檀林下的生活和修行,展示了他的清净、淡泊、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充满了禅意和哲理,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