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 满涧泻岩液,插天排石牙。 炉寒余柏子,架静落藤花。 记得逃兵日,门多贵客车。 |
这首诗《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是一首对自然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首联“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中,“弯环”描绘出青径蜿蜒曲折的形态,“斜”则赋予径以动感,仿佛它在风中微微倾斜。径是诗人的引子,他由此引向诗的主体部分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而“野僧家”则点明诗人此刻身处的是一座寺庙附近,环境清幽,远离尘嚣。 颔联“满涧泻岩液,插天排石牙”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诗人用“满涧”形容溪流之多,用“泻岩液”描绘出溪流湍急、清澈见底的样子,而“插天排石牙”则形象地描绘出山石的险峻。这一联将自然景色与寺庙环境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颈联“炉寒余柏子,架静落藤花”则转向了寺庙的生活场景。前一句写炉子里的火已经熄灭,但仍然能感受到炉火的余温;后一句则描绘了寺庙的静谧,藤花飘落,更显寂静。这一联既表现了寺庙的静谧,也暗示了寺庙生活的平淡与宁静。 尾联“记得逃兵日,门多贵客车”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思考。逃兵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的生活往往困苦艰难;而贵客则是权贵之人,他们的到来往往代表着权力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比逃兵与贵客,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和寺庙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事件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同时也通过对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平淡。最后,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公正和平等的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