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山山下仇人,白头宦学走风尘。 问渠家住山何处,云气漫漫不知路。 诗人作事例多痴,逢山且画且题诗。 不如邻翁不识与画,一生耕钓仇山下。 |
仇山山下仇人 仇山,即仇台山,在今江苏高淳固城镇东南,传说为越人仇姓所居。仇人,仇姓山下的居民。白头宦学走风尘,形容自己白发苍苍,为官为学,奔走于仕途尘世。 问渠家住山何处,云气漫漫不知路。诗人询问山下的居民家住何处,但云雾弥漫,不知路途。诗人对山民的关心和向往,以及因山路迷茫而产生的失望情绪。 诗人作事例多痴,逢山且画且题诗。痴字,是诗人对自己的戏谑调侃,说自己在做事方面像小孩子一样痴傻,见到山就画它题诗它,兴致所至,无所顾忌。 不识与画,一生耕钓仇山下。诗人说邻翁一生耕田打鱼,仇山下生活着,他是不识字的渔翁,所以诗人说他不识诗画,但这样不是也很好吗?诗人一生在宦海中浮沉,所以向往着像山民一样过一种清净的耕钓生活。 这首诗以诙谐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仇山山下那种清净、安逸的农渔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逢山且画且题诗”的诗句,成为后来画家兼诗人作诗题画的典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仇山下的美景和表达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