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仇山图》

仇山山下仇人,白头宦学走风尘。
问渠家住山何处,云气漫漫不知路。
诗人作事例多痴,逢山且画且题诗。
不如邻翁不识与画,一生耕钓仇山下。
作品赏析
仇山山下仇人 仇山,即仇台山,在今江苏高淳固城镇东南,传说为越人仇姓所居。仇人,仇姓山下的居民。白头宦学走风尘,形容自己白发苍苍,为官为学,奔走于仕途尘世。 问渠家住山何处,云气漫漫不知路。诗人询问山下的居民家住何处,但云雾弥漫,不知路途。诗人对山民的关心和向往,以及因山路迷茫而产生的失望情绪。 诗人作事例多痴,逢山且画且题诗。痴字,是诗人对自己的戏谑调侃,说自己在做事方面像小孩子一样痴傻,见到山就画它题诗它,兴致所至,无所顾忌。 不识与画,一生耕钓仇山下。诗人说邻翁一生耕田打鱼,仇山下生活着,他是不识字的渔翁,所以诗人说他不识诗画,但这样不是也很好吗?诗人一生在宦海中浮沉,所以向往着像山民一样过一种清净的耕钓生活。 这首诗以诙谐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仇山山下那种清净、安逸的农渔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逢山且画且题诗”的诗句,成为后来画家兼诗人作诗题画的典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仇山下的美景和表达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相关诗词
  • 1
    [明]
    吹箫人去竹房空,海内犹怜翰墨工。
    最是西泠桥畔路,淡烟疏柳夕阳中。
  • 2
    [宋]
    十年不见山村人,瑶华忽到英溪滨。
    见诗犹如见君面,读诗只字必三嚥。
    当今满面眼非吾曹,与君例亦同此遭。
    风雅之音幸未变,托之足以舒郁陶。
    颇谓仇仙若鸾凤,造次而鸣亦惊众。
    丹穴方堪养羽仪,他年会作明时用。
  • 3
    [元]
    蹇驴破帽,知是几度寻春,山南山北。
    惆怅亭荒仙远,苔枝空绿。
    村*正熟。
    为花醉、何妨留宿。
    春光似怕人冷落,先回空谷。
    潇洒生意自足。
    有高标、不厌矮篱低屋。
    与雪相期,侧耳隔窗虫扑。
    晚晴纵步,又还信、一枝筇竹。
    莫嫌独。
    自在画阑东曲。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