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绝徒闻万壑流,他山未比此山幽。 谁云十地有热恼,但觉三伏生凉秋。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首句“越绝徒闻万壑流”描绘了山谷中水流潺潺的景象,但“徒闻”二字又增添了几分寂寥之感,似乎只有流水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这让人联想到诗人独自一人行走在山间,只有自然的声音陪伴着他。 “他山未比此山幽”一句则将注意力转向了眼前的山景。这里的“他山”与“此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眼前这座山的独特之处。诗人用“幽”字来形容这座山,表达了他对这座山的喜爱和赞赏。 第三句“谁云十地有热恼”是对大自然的赞美,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里的“十地”指的是佛教中的十地,是修行者修行过程中的十个阶段,这里用来形容大地的广袤和丰富。诗人用“有热恼”来形容其他地方的热浪滚滚,但在这里却感觉到了清凉和舒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神奇之处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但觉三伏生凉秋”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这里的“三伏”指的是夏季最热的时候,但在这里却感觉到了清凉和舒适,仿佛进入了一个凉爽的秋天。诗人用“生”字来形容这种感觉,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神奇之处的惊叹和敬畏。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之处,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的美好,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