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艮思台秋眺》

风亭月榭欲为之,十许年前已筑基。
秋着碧山环作画,天将白鸟点成诗。
抚松已幸追陶径,梦草无烦忆谢池。
典午纪中摇落语,白头洄泝不胜悲。
作品赏析
这首诗《风亭月榭欲为之,十许年前已筑基》是一首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老去的感慨。 首联“风亭月榭欲为之,十许年前已筑基”,诗人似乎在描绘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风亭月榭,暗示着一种优雅和宁静的生活。然而,这环境已经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构筑,说明诗人已经在这个环境中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颔联“秋着碧山环作画,天将白鸟点成诗”,诗人用秋天的碧山和天上的白鸟作比喻,将生活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或者是一首美丽的诗。这里的“秋着碧山”和“天将白鸟”都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颈联“抚松已幸追陶径,梦草无烦忆谢池”,诗人表达了对陶渊明的追忆,以及对谢池的无尽怀念。陶渊明是东晋的一位隐士,他的生活态度和诗歌风格都深深地影响了诗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陶渊明一样,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而谢池则是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里有他的回忆和情感。 尾联“典午纪中摇落语,白头洄泝不胜悲”,典午指的是司马昭,是当时的一位权臣。诗人用典午来纪述自己晚年生活的凄凉和悲凉,用白头洄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助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老去的感慨。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描绘风亭月榭、秋天的碧山和天上的白鸟等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助感,通过典午的纪述和白头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悲凉和凄凉。
相关诗词
  • 1
    [宋]
    晚台閒一望,城尽古溪头。
    冬暖人多病,山深市早收。
    打门惊客至,乏酒遗儿谋。
    数蟹才堪擘,酣眠失非忧。
  • 2
    [元]
    吾衰矣,废治不重漪。
    朽木更堪围。
    触藩曾看赢其角,胁肩又见病于畦。
    此何哉,自取耳,亦难兮。
    待阔展月台秋待月。
    更别起雪堂冬听雪。
    花灌溉,草芟夷。
    偶逢林叟欢成醉,闲随沙鸟淡忘归。
    叹人生,尘土事,
  • 3
    [宋]
    迢递前朝寺,经过遂一游。
    白云鸦树晓,黄叶凤台秋。
    僧举开山话,人消在世愁。
    殿廊经劫火,已费十年修。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