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云居掩室和尚》

从来有口挂虚壁,谁信如今口亦无。
因记通身红烂客,无端白纸强涂糊。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从来有口挂虚壁,谁信如今口亦无。因记通身红烂客,无端白纸强涂糊》。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种变化和无常的人生哲理。 首先,“从来有口挂虚壁,谁信如今口亦无”这句诗中,“口”可以象征着人的欲望和追求,而“虚壁”则可以理解为虚无、空洞的东西。诗人开始时满怀希望,像口一样挂在虚壁上,期待着某种东西的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的期待并没有得到满足,现在连口也没有了,象征着他的希望和追求已经破灭。 “因记通身红烂客,无端白纸强涂糊”这句诗中,“通身红烂”可以理解为曾经辉煌的一面,而“白纸强涂糊”则表示现在的情况如同白纸一般,被强迫去接受不满意的现实,被迫去糊住以前灿烂的一面。这里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述人的欲望和追求的变化无常,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这一主题。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得这个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优点在于其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和主题。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考性,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无常和变化的思考。
相关诗词
  • 1
    [唐]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今寂寞,独是子云居。
    畴昔探灵奇,登临赋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
    契阔多别离,绸缪到生死。
    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
    晋山徒峨峨,斯人已冥冥。
    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
    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
    十上多苦辛,一官恒自哂。
    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
    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 2
    [元]
    笑疏斋,老来犹未情疏。
    似嫌呼、缑山笙鹤,表彰特号云居。
    善形容、世间有几,写绰约、天外无余。
    我怅离群,阳春寡和,溉*来食武昌鱼。
    对芳酒、一声金缕,丝竹用何如。
    今逾信、古人一言,名下无虚。
    记前回、东山胜赏,万株霜叶红初。
    向岩前、缓移玉勒,怕林下、相失篮舆。
    忘赋桃花,清新捷对,坐令辞客掷中书。
    看明日、片帆东下,江渺正愁予。
    凭消遣、算除睡乡,能到华胥。
    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三寄字韵姚牧庵集
  • 3
    [宋]
    云居九月半,月向掌中圆。
    觅之亡影象,用之亡正偏。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