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不相饶,俄当七月朝。 未闻桐叶落,已觉稻香飘。 泣露蝉声咽,迎秋雁影遥。 有谁相共委,突兀对凌霄。 |
这首诗《时节不相饶,俄当七月朝》是一首描绘季节更迭和自然景色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时节不相饶,俄当七月朝”表达了时间的紧迫和不易留住。诗人用“饶”字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慷慨和丰饶,但紧接着“俄当七月朝”又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迅疾。七月的早晨已经来临,暗示着夏天的结束和秋天的到来。 “未闻桐叶落,已觉稻香飘”描绘了夏末秋初的景象。桐叶尚未听到秋的声音就感觉到稻香的飘来,诗人用这种反常的表述方式强调了季节的快速变化。稻香的描述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但同时也暗示着收获后的寂寥。 “泣露蝉声咽,迎秋雁影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氛围。泣露蝉声描绘了秋天的凄凉和冷清,而迎秋雁影则展示了秋天的到来和远大。这两句诗将自然的声音和视觉形象相结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有谁相共委,突兀对凌霄”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诗人面对突兀而立的凌霄花感到无助,似乎在问是否有谁能与他一起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季节变化。这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与诗的开头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季节更迭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孤独和寂寥的无奈。这首诗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