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掬水锡壶》

昔在延平郡,泉声日夜闻。
六年归故里,一缕忆晴云。
儋石终宵足,瓶罍竟日分。
山中有飞瀑,未必惬朝曛。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昔在延平郡,泉声日夜闻。六年归故里,一缕忆晴云。儋石终宵足,瓶罍竟日分。山中有飞瀑,未必惬朝曛》。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回忆往事的诗。 首联“昔在延平郡,泉声日夜闻。”诗人描绘了在过去的延平郡,每天都能听到泉水的潺潺声。延平郡是一个地名,诗人通过这个地名,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同时也通过“泉声日夜闻”这个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那里的宁静和美丽。 颔联“六年归故里,一缕忆晴云。”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六年时间,回到了故乡。这里的“一缕忆晴云”,既有对故乡的思念,又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颈联“儋石终宵足,瓶罍竟日分。”诗人描述了在故乡的生活,儋石是指一种石头,这里用来比喻粮食的数量。诗人说,即使是在整个晚上都能听到泉水的声音的六年里,故乡的粮食也足够充足。瓶罍是指酒器,诗人说,即使整天都喝酒,瓶中的酒也总是分不完。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故乡生活的富饶和安逸。 尾联“山中有飞瀑,未必惬朝曛。”诗人最后说,虽然故乡的山中有飞瀑,但那里的生活未必比得上早晨的阳光和晚上的月亮。这里既有对故乡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富有诗意的诗篇。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相关诗词
  • 1
    [宋]
    销薄春冰,碾轻寒玉,渐长渐弯。
    见凤鞋泥污,偎人强剔,龙涎香断,拨火轻翻。
    学抚瑶琴,时时欲翦,更掬水鱼鳞波底寒。
    纤柔处,试摘花香满,镂枣成班。
    时将粉泪偷弹。
    记绾玉曾教柳傅看。
    算恩情相著,搔便玉体,归期暗数,画遍阑干。
    每到相思,沈吟静处,斜倚朱唇皓齿间。
    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闲。
  • 2
    [宋]
    闺中玻璃盆,贮水看落月。
    看月复看日,日月从此出。
    爱此日与月,倾泻入妾怀。
    疑此一掬水,中涵济与淮。
    泪落水中影,见妾头上钗。
  • 3
    [宋]
    闺中玻黎盆,貯水看落月。
    看月复看日,日月从此出。
    爱此日与月,倾写入妾怀。
    疑此一掬水,中涵济与淮。
    泪落水中影,见妾头上钗。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