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风俗醇,田野多贤人。 沮溺识孔丘,渔父辞伍员。 后世多薄俗,往往妖孽作。 小则为胜广,大则为莽卓。 物坏虫生之,俗坏奸生之。 古道日已远,呜呼其可悲。 |
这首诗以深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对中古时期淳朴的乡风民俗进行了赞美,同时也对后世世风日下、奸佞横行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 首段描绘了中古时期的风俗醇厚,田野间涌现出许多贤人。这里,诗人用“沮溺识孔丘,渔父辞伍员”这样的典故,表达了对那些有识之士的赞美。他们能够理解并接纳孔丘的思想,不盲目追随世俗,这种精神在后世已经变得淡薄。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对世风日下、妖孽横行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小的方面来说,这种世风的影响可能导致胜广的出现,胜广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因为不遵守法度而最终导致失败。大的方面来说,这种世风的影响可能导致像王莽和卓这样的奸佞之徒的出现。 最后一段,诗人用“物坏虫生之,俗坏奸生之”来形象地描绘了世风日下的影响。他感叹古道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这种世风日下的趋势令人感到悲哀。 整首诗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淳朴乡风民俗的怀念和对世风日下的批判。诗人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