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寒稍近折绵天,葵荠争承小雨怜。 冻合远峰应有雪,炊残荒市更无烟。 未妨夜画炉中箸,何苦晨呵袖里鞭。 人事好乖行路恶,政应委顺付怡然。 |
这首诗的标题是《南寒稍近折绵天,葵荠争承小雨怜。 冻合远峰应有雪,炊残荒市更无烟。》,它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 首联“南寒稍近折绵天,葵荠争承小雨怜。”描绘了冬天的寒冷和雨水的滋润。这里,“南寒”可能指的是南方地区的寒冷天气,“稍近”则暗示了寒冷的程度在逐渐增强。而“折绵天”则形象地描绘了冬季的严寒,如同绵延不断的天际线。葵菜和荠菜在雨水滋润下茁壮成长,这里的“争承”表现了它们对微小雨水的渴望和积极应对环境的能力。 颔联“冻合远峰应有雪,炊残荒市更无烟。”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象,远处的山峰被冻得严严实实,想必已经覆盖了白雪;而在荒凉的市集,炊烟也早已消散。这里通过描绘冷清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冬日的寒冷和寂寥。 颈联“未妨夜画炉中箸,何苦晨呵袖里鞭。”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面对严寒的乐观态度。夜晚可以在炉火旁作画,用筷子在炉中画作,早晨虽然冷,但也不必担心手被冻僵。这里表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积极应对。 尾联“人事好乖行路恶,政应委顺付怡然。”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世事无常,道路险恶,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保持乐观的心态。这里的“人事好乖”和“行路恶”形成对比,突出了生活的艰难和挑战,而“委顺付怡然”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面对困难也要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世事无常、人生艰难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