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蔬餐》

山人藜苋惯枯肠,上顿时凭般若汤。
折项葫芦初熟美,着毛萝卜久煨香。
炊粱剪韭贫聊办,煮饼浇葱病未尝。
晦叔十斋从客笑,空房巾钵似支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描绘了一位山人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他对简单朴素生活的热爱。 首句“山人藜苋惯枯肠,上顿时凭般若汤。”中,“山人”指的是隐居山林的人,“藜苋”是两种野菜,常用来比喻山人的简朴生活。“枯肠”指的是山人的肠胃已经习惯了这种简朴的生活,不需要过多的食物。“般若汤”是一种佛教用语,指的是佛家修行时所用的汤药。这里诗人用“般若汤”来形容山人的饮食,暗示了山人的修行和智慧。 “折项葫芦初熟美,着毛萝卜久煨香。”两句中,“折项葫芦”指的是一种葫芦,可能用来盛放食物。“着毛萝卜”指的是有毛的萝卜,这里暗示了山人的食物种类丰富多样。这两句描绘了山人在简朴生活中对食物的热爱和享受。 “炊粱剪韭贫聊办,煮饼浇葱病未尝。”两句中,“粱”是一种高粱,“剪韭”指的是春季的韭菜,“煮饼浇葱”则是一种家常菜的做法。这两句描绘了山人在贫穷中也能做出美味的食物,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 最后两句“晦叔十斋从客笑,空房巾钵似支郎。”中,“晦叔”是诗人的朋友,“十斋”是指诗人的十种斋戒生活,“空房巾钵”则是指山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对山人的十斋戒生活感到好笑,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山人的敬意和赞赏。 整首诗充满了对简单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山人的敬意和赞赏。诗人通过描绘山人的日常生活,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意义。
相关诗词
  • 1
    [宋]
    昔我游京室,交通五陵间。
    主客各英妙,袍马相追攀。
    千金具饮啜,百金雇吹弹。
    缨弁罗广席,当头舞交竿。
    鲜妆耀渌酒,采缬生风澜。
    灯烛暗夜艾,士女纷相班。
    欢娱易徂歇,转眄如飞翰。
    亹亹负孤愿,离离衔永欢。
    山鸟窥茗饮,檐花笑蔬餐。
    弃捐勿重陈,事定须盖棺。
  • 2
    [宋]
    聒聒鸣鸠莫笑渠,百年我亦旋枝梧。
    病知药物难为验,老觉人间不足娱。
    茆屋何妨度寒暑,蔬餐且可遣朝晡。
    钓船一出无寻处,千顷江边雪色芦。
  • 3
    [宋]
    面槁发鬅鬠,衰残百不能。
    夜房侵户月,晨砚满池冰。
    药债多於酒,蔬餐薄过僧。
    年深拄杖折,自斫涧边藤。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