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足并汉西都,老大时时有著书。 共叹微言追正始,不徒能赋似相如。 代言方伫如纶诏,揽辔今乘刺史车。 他日来归司帝制,未应褊狭效王舒。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文人写作和政治责任的主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汉代文章的高度评价,对微言正始的追忆,对当前政治环境的失望,以及对未来可能回归到更公正的政治环境的期待。 首句“文章足并汉西都,老大时时有著书”,诗人表达了对汉代文章的敬仰,认为即使在汉西都这样的地方,文章也足够丰富。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在年老时仍不断有著书的心情,暗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共叹微言追正始”,微言是指精微的言辞,正始则是指魏晋时期的名士清谈之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微言正始的追忆,暗示他对当前社会风气的不满。 “不徒能赋似相如”,相如是指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诗人表示,他不仅仅能够像相如那样作赋,也暗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深入理解和广泛掌握。 “代言方伫如纶诏”,代言是指为他人代言,如纶诏则是皇帝的诏书。诗人表示,他正在等待为他人代言的机会,这暗示了他对政治责任的期待。 “揽辔今乘刺史车”,揽辔是比喻为官之初的决心,刺史则是地方官职。诗人表示,他现在正在担任刺史这样的职务,这表明他对当前政治环境的失望和改变现状的决心。 最后,“他日来归司帝制”,诗人表示有一天他会回归到负责制定法律和政策的职务上,这暗示了他对公正的政治环境的期待。“未应褊狭效王舒”,王舒是汉代的一位官员,诗人用他来比喻当前的政治环境,暗示当前的政治环境过于狭隘,需要改变。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政治的深深热爱和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前政治环境的失望和对未来公正的政治环境的期待。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热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