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虽同尽,存亡惕遽分。 人谁为为善,天不右斯文。 莫遂三年筑,空悲四尺坟。 音尘竟何所,俯仰叹蒿焄。 |
这首诗《今古虽同尽,存亡惕遽分》是一首对生死、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的诗。它以一种沉静而深情的语调,描绘了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个体生命的渺小和无力,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首两句“今古虽同尽,存亡惕遽分”,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无论古今,一切都会走向尽头,而生命的存亡,却仍然让人感到惊惧。这种对比,既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也揭示了生命的珍贵。 接下来的两句“人谁为为善,天不右斯文”,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人们都在追求物质利益,谁还会去行善事?而上天并不会因为你的文化背景而偏袒你。这里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担忧。 “莫遂三年筑,空悲四尺坟”这两句则是对人生无常的进一步阐述。人们为了追求名利,不惜花费三年时间去筑坟,但最终只留下了四尺高的坟墓,让人感到空虚和悲哀。这里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无常和虚无的深深感慨。 最后两句“音尘竟何所,俯仰叹蒿焄。”是对生命和文化的反思。生命和文化的痕迹最终都会消逝,留下的只有回忆和叹息。这种反思让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文化的脆弱,同时也让人更加珍视现在的生活和文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而深情的语调,表达了对生死、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人们要珍视现在的生活和文化,同时也对社会的道德沦丧和追求名利的虚无感到深深的忧虑。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深情,情感深沉而真挚,是一首值得深思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