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僧甚商贾,嗜利角毫芒。 或以翳自业,利心剧虎狼。 今时愚鄙人,平居吝私囊。 寒饿来求仁,一毫不肯将。 不幸病且亟,呼医计仓忙。 惟医所欲求,万金弗较量。 吴僧业医者,十室九厚藏。 张口待人哺,喋喋厌酒粱。 求其不尔徒,萧丛拣兰芳。 圆师何许人,出家本衢梁。 自圆之先师,三世为医王。 圆尤得术精,一丸起膏肓。 虽挂吴僧籍,亦吴其衣章。 仁义薰厥心,愈彼不愿偿。 人以财啗圆,恶如唾沾裳。 晨斋未有馀,一饼蔬充肠。 |
这首诗以吴僧甚和愚鄙人为对象,通过他们的对比,表达了对医者仁心和无私奉献的赞美。 首先,诗中描绘了吴僧甚这个商人僧,他嗜利如命,以毫芒般的利益心行事,甚至不惜以假乱真,如同虎狼般贪婪。这种形象与愚鄙人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平时吝啬私囊,对寒饿之人求援时却一毛不拔。 接着,诗中描述了吴僧甚病重时的情景,他呼医求药,不计代价,这反映出他的病痛和求医的迫切心情。而此时,圆师作为医者出现,他医术精湛,仁心仁术,即使挂名吴僧甚门下,也并不以此为利。他用自己的仁义之心去感化吴僧甚,使他不再贪婪,愿意付出。 诗中还提到圆师的家世背景,他的先师和祖父都是医界的翘楚。圆师自己更是得术精良,一丸起膏肓,这进一步彰显了他的医者仁心。尽管他挂名吴僧甚门生,但他的行为却是对医德的坚守和弘扬。 最后,诗中再次强调了仁义之心的重要性,它能够治愈人内心的疾病,使人愿意付出而不求回报。这种精神在圆师身上得到了体现,也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人们愿意以微薄之物去帮助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吴僧甚和圆师的对比,赞美了医者仁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要被贪欲所驱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