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昔讲支离学,堂上无容坐客毡。 往日衣冠今尚否,经春几席自萧然。 谈间精义门人记,身后清风嗣子传。 一纪宦游寻旧社,空将感涕洒尘编。 |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一位名叫支公的学者的回忆和追思,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学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联“支公昔讲支离学,堂上无容坐客毡。”描绘了支公昔日在讲学的场景,堂上没有多余的空间容纳客人,只能坐毡。这暗示了支公在当时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学者的敬仰之情。 颔联“往日衣冠今尚否,经春几席自萧然。”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作者询问那些曾经与支公一起学习的人是否还保持着过去的衣冠和风度,而那些曾经热闹的讲堂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几席。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学术繁荣的怀念和对现在学术环境变化的感慨。 颈联“谈间精义门人记,身后清风嗣子传。”描绘了支公的教学场景和影响。他谈吐间精妙的义理被门人记录下来,他的身后留下了清廉的风范,他的学问和精神得以传承。这表达了作者对支公学问和人格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学术传承的重视。 尾联“一纪宦游寻旧社,空将感涕洒尘编。”描述了作者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作者在官场中游历时寻找过去的学术社群,但发现已经物是人非。作者只能感慨涕零,为支公的学问和精神洒下热泪。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学术环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支公的回忆和追思,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学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学术传承和现状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支公的敬仰和对学术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