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治人为史,循良吏得师。 谋谟当启沃,出处系安危。 鹗立通丹地,龙章近赤墀。 咨询唐典故,笔削汉官仪。 结客多青眼,承家最白眉。 浩然无害气,汪若有容陂。 慎独仍三省,操危任百罹。 谁嘲玄尚白,自信涅非缁。 俯仰俱无作,幽明两偿欺。 爱君心匪石,忧国鬓成丝。 券外真毫末,樊中足坦夷。 闭门因拂袖,展卷代支颐。 远览迷千古,高怀自一时。 海非蠡可测,豹岂管能窥。 能事推天禄,威名到月支。 孔融徵已晚,安石起何迟。 |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博学多才、品德高尚的官员的赞美诗。诗中描述了这位官员的生平事迹和品德,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这位官员是史官,是一个循良的官员,能够为百姓谋福利,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表明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高度评价,认为他是一个值得学习和效仿的人。 其次,诗中描述了这位官员的学识和才能。他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启人心智,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人。他能够撰写史书,传承历史,是一位有文化底蕴的人。同时,他也具有高尚的品德,慎独、操危、任百罹,这些都是他为人处世的准则。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作者认为这位官员的爱君之心、忧国之心都是真挚的,不会因为外界的诱惑而改变。作者也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信任,相信他不会被世俗所迷惑,保持自己的操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应该向这位官员学习,追求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