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斋山》

半生作梦身初到,此日游山兴可知。
小盖曲穿杨柳岸,平舆斜掠槿花篱。
层轩俯瞰人寰狭,阴洞幽寻古路危。
满寺留题谁最警,南唐人写晚唐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半生作梦身初到,此日游山兴可知》是一首对游山玩水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半生作梦身初到,此日游山兴可知”,作者用“半生作梦”来形容自己多年的愿望终于成真,即首次来到这座山,表达了兴奋之情。而“此日游山兴可知”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的期待和想象。 “小盖曲穿杨柳岸,平舆斜掠槿花篱。”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行走路线,小车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穿行,平舆县倾斜的花篱也掠过眼帘。这些景象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受到山中的美好。 “层轩俯瞰人寰狭,阴洞幽寻古路危。”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高处俯瞰人间,狭窄的人间景象尽收眼底;而在阴暗的洞穴中探寻古迹,古路危险。这些景象展示了山中的神秘和壮美,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神秘。 最后,“满寺留题谁最警,南唐人写晚唐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山中寺庙中留题的赞美,认为南唐人写下的晚唐诗篇最为警醒。这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欣赏,也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美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欣赏,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
相关诗词
  • 1
    [宋]
    丈人未始出吾宗,草靡波流尽太冲。
    七窍凿开无混沌,六根消落尽圆通。
    法身兔角声闻外,法事牛毛梦幻中。
    谁会天游更端的,瘦梅疎竹一窗风。
  • 2
    [唐]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
  • 3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