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 恍然幽梦觉,明月及我床。 披衣起独坐,爱此数尺光。 兴来御桐君,正始其可忘。 山高既峨峨,水流亦汤汤。 方当志获麟,故宜鄙求凰。 永怀嵇叔夜,复思蔡中郎。 妙处与心会,乐哉殊未央。 |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夜读诗,通过对夜晚清凉、明月、独坐、读书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首句“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描绘了夜晚清风吹过,带起寒露,空气逐渐变得凉爽的情景,为整首诗定下了凄清、幽静的基调。 “恍然幽梦觉,明月及我床”,诗人描述自己在深夜中醒来,发现明月已经高挂在床头,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 “披衣起独坐,爱此数尺光”,诗人起身独坐,欣赏着窗外明亮的月光,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视。 “兴来御桐君,正始其可忘”,诗人兴致一来,便拿起书开始阅读,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山高既峨峨,水流亦汤汤”,诗人借自然景观描绘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赞美。 “永怀嵇叔夜,复思蔡中郎”,诗人想起古代的文人墨客,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知识的追求。 “妙处与心会,乐哉殊未央”,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这种情感是无穷无尽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清凉、明月、独坐、读书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感到心情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