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鼠侵我厨,纵狸授粱肉。 鼠虽为君却,狸食自须足。 冀雪大国耻,翻是大国辱。 膻腥逼绮罗,砖瓦杂珠玉。 登楼非骋望,目笑是心哭。 何意天乐中,至今奏胡曲。 官军收洛阳,家住洛阳里。 夫婿与兄弟,目前见伤死。 吞声不许哭,还遣衣罗绮。 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 生为名家女,死作塞垣鬼。 乡国无还期,天津哭流水。 登楼望天衢,目极泪盈睫。 强笑无笑容,须妆旧花靥。 昔年买奴仆,奴仆来碎叶。 岂意未死间,自为匈奴妾。 一生忽至此,万事痛苦业。 得出塞垣飞,不如彼蜂蝶。 妾家清 |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深情的爱国诗篇。它以一只老鼠和一只猫为象征,通过描述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表达了对国家耻辱和人民苦难的深深哀痛。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老鼠和猫的故事,这只老鼠虽然被猫所救,但猫的食物供应却需要充足。这象征着虽然暂时得到了保护,但生存的基础仍然需要得到保障。诗人希望通过这场战争能够洗刷国家的耻辱,但却带来了更大的耻辱。 然后,诗人转向了战争对一个家庭的冲击。战争夺去了夫婿和兄弟的生命,家中只剩下伤心的妇女。然而,她却不能痛哭出声,只能穿着华丽的衣服,忍受着异族统治的侮辱。她被迫跟随丈夫前往边疆,忍受着秋天的黄尘和苦难。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她作为名家之女,死后将成为塞垣的鬼魂,却无法回到故乡。她登楼眺望故乡,却只能泪流满面。她的笑容已经消失,只能用旧有的妆饰来掩饰痛苦。 最后,诗人反思了这场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业力。她感叹即使能够飞出塞垣,也不如那些蜜蜂和蝴蝶。她的经历使她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使她对战争有了更深的痛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一个家庭的遭遇,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国家的忧虑。它是一首充满深情和爱国情感的诗篇,值得人们深思和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