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泛五湖,子房从赤松。 功成乞身退,明哲保令终。 彼美二丈夫,世异辙则同。 此道久不作,利欲尘相蒙。 急流不如返,失脚机穽中。 |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和感慨,表达了对功成身退、明哲保身这一思想的认同和向往。诗中提到了范蠡、张良这两个历史人物,他们都是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退隐,以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名誉。 首联“范蠡泛五湖,子房从赤松”,直接引用了范蠡和张良的故事,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范蠡是春秋末期越国的大臣,帮助越王勾践复国成功后,他选择了泛舟五湖,隐居生活;张良则是汉初的一位重要谋臣,帮助刘邦夺取天下后,他选择了归隐山林,跟随赤松子修炼。这两个故事都表达了功成身退的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典故。 颔联“功成乞身退,明哲保令终”,表达了对这种思想的认同和向往。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主动退隐,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名誉,这是明智的选择。这种思想在古代中国非常流行,也是许多文人墨客所追求的境界。 颈联“彼美二丈夫,世异辙则同”,表达了对范蠡和张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思想的认同。尽管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不同,但是这种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思想是相同的。 最后两联“此道久不作,利欲尘相蒙”和“急流不如返,失脚机穽中”,则是对现实社会的感慨和批评。作者认为这种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思想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人们都被名利所迷惑,被尘世所蒙蔽。这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人们追求名利、贪图权势的批判。同时,作者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不要掉入危险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批评,表达了对功成身退、明哲保身这一思想的认同和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不要掉入危险的境地。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