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噪人所怜,乌啼人所唾。 谓鹊能报喜,谓乌常送祸。 乌啼鹊噪何心然,孰为此者皆其天。 预言祸至使人避,比鹊以乌乌更贤。 欲忠于人反嗔己,喜谀恶直常如此。 君不见九龄去国林甫相,崇侯得君比干死。 |
这首诗以寓言的手法,对世态人情进行了深刻的讽刺。诗中描述了人们对鹊噪和乌啼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认为鹊能报喜,而乌则常带来祸害。然而,诗人进一步指出,乌鸦的啼叫和喜鹊的噪鸣,它们只是自然现象,不应该受到人类的评价和判断。 接着,诗人对那些喜欢阿谀奉承、厌恶正直的人进行了谴责。他们常常在忠于他人时反而责怪自己,这种行为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凉。 诗人以历史上的例子,如李林甫、商朝的崇侯等为例,揭示了那些在有权者面前善于逢迎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们的宠信,而那些直言不讳、忠诚正直的人却往往遭受迫害。 整首诗语言犀利,寓意深远,对世人的警醒作用明显。它提醒人们要客观看待事物,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喜好所左右。同时,它也呼吁人们要保持正直,不要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的原则。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讽刺意味的佳作,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