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曦赫空岁不熟,炊甑飞尘煮薄粥。 翁媪饥雷常转腹,大儿嗷嗷小儿哭。 愁死未死此何时,县道赋不遗毫里。 科胥督欠烈星火,诟言我已遭榜笞。 壮丁偷身出走避,病妇抱子诉下泪。 掉头不恤尔有无,多寡但照帖中字。 盘鸡岂能供大嚼,杯酒安足直一醉。 沥血祈哀容贷纳,拍案邀需仍痛詈,百请幸听去须臾,冲夜搥门谁叫呼。 后胥复持朱书急急符,预借明年一年租。 |
这首诗描绘了贫困农民在苛政重压下的艰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段描绘了早曦、收成不熟、炊具简陋煮粥的场景,老夫妇饥饿难耐,大孩子和小孩子哭喊的情景,这些都是对农民生活极度困苦的生动描绘。 二段诗人表达了对苛政的痛恨,县吏收税毫不留情,催缴税款如同火燎,诗人遭受责骂。壮年人逃避赋税,病妇抱着孩子流泪。诗人对此无动于衷,只按照规定办事。 随后诗人描述了农民的绝望和无奈,他们只能祈求宽恕,甚至遭到辱骂。诗人通过描述这一系列场景,揭示了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并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同情。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社会历史价值,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