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一去千余载,惟有成都墨池在,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 虽逃刘歆酱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 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僭圣几残余赘肬。 自从马邵造玄域,晁氏谱之张氏翼。 亦云察矣人犹疑,试为诸老申其辞。 易书广大包天地,辞变象占都一致。 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为功。 况於易玄互相发,不同之同真善学。 历家中首先黄钟,虽以坤复为初终。 纪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 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易书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 |
这首诗是一首对古代思想家扬雄的赞扬和致敬之作。诗中通过对扬雄在成都的墨池和草堂的描述,表达了对扬雄高尚品格和卓越智慧的敬仰之情。 首联“子云一去千余载,惟有成都墨池在”,诗人以扬雄的别号“子云”和逝去的时间“千余载”为引子,引出对扬雄的怀念之情。同时,也通过“墨池”这一象征扬雄学问的意象,表达了对扬雄学问的敬仰之情。 颔联“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扬雄学问的赞美之情。这里的“草玄”和“玄文”都是扬雄著作的代称,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扬雄学问的深入理解和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引用扬雄的著作和思想,进一步阐述了扬雄学问的伟大之处。诗人认为扬雄的学问涵盖了天地之间的广大事物,并且能够通过易经和书经等经典著作进行深入阐述。同时,诗人也强调了扬雄学问与其他儒家学派的异同之处,认为扬雄的学问是真正的高尚和卓越的。 整首诗通过对扬雄学问的深入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思想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学问和智慧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