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哉洛城翁,尘甑每贷粟。 饥来睨书案,臭味清可掬。 独抱古遗经,凛凛一川玉。 唯知耕宽闲,未暇井衍沃。 萧然跨騄駬,破漏数间屋。 谏议真可人,着意向幽独。 赠之三百月,鼌采照鲸目。 闭门予自煎,飒爽对修竹。 先生如玉川,时书实其腹。 顾我亦何幸,此客良不俗。 新篇忽入手,阔蹑李杜躅。 华衮褒虽荣,溢美论非笃。 何时玉壶山,复得从所欲。 三碗浇枯肠,勿赋饭不足。 |
这首诗的标题是《赠洛城翁》,是一首对老年人的赞美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生活态度。 首先,诗人对洛城翁的赞美之情贯穿整首诗。他描绘了洛城翁贫困但坚韧的生活状态,如“尘甑每贷粟”,尽管生活贫困,洛城翁仍然保持着尊严和坚韧。接着,诗人描述了洛城翁在饥饿时仍然专心读书,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洛城翁坚守古遗经,如同凛凛的玉一般,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他虽然生活简朴,但却没有忽视对儿子的教育,他希望儿子能够宽厚待人,耕耘宽阔的田地,这体现了他的远见和智慧。 诗人对洛城翁的赞美之情并未止步,他进一步表达了对洛城翁的敬仰和欣赏。他愿意向洛城翁学习,希望得到他的指导。他赠予洛城翁三百个月饼,希望他们能够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够再次与洛城翁相聚,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这不仅是对洛城翁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对老年人的尊重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生活的诗篇,也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敬意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