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醉石为王翁赋》

湖上秋容淡如拭,有人时卧林间石。
石边有路通醉乡,梦邪真邪人不识。
人有托,物无情。
石可醉,亦可醒。
一声何处沧浪清。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湖上秋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感悟。 首句“湖上秋容淡如拭,有人时卧林间石”描绘了湖面上秋天的景色如同被擦拭过一般清澈透明,而在林间石头上躺着的人,给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感觉。这里的“卧”字用得巧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也暗示了他在湖上的生活已经成为了常态。 “石边有路通醉乡,梦邪真邪人不识”这两句诗描绘了一条通往醉乡的路,但这条路究竟是通往梦境的真实之路,还是人们无法识别的虚幻之地,诗人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现实和梦境的模糊理解,他可能正在寻找一种能够让他真正沉醉的生活方式,但又无法确定这是否只是他的梦想。 “人有托,物无情”表达了诗人对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理解。这里的人和物都是无情的,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某种联系。诗人可能是在暗示,尽管人与物之间没有情感交流,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某种联系和依赖。 “石可醉,亦可醒”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石头可以让人沉醉,也可以让人清醒。这可能是在暗示人们应该像石头一样,无论是在醉生梦死的状态中,还是在清醒的现实里,都能够保持自我,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最后,“一声何处沧浪清”以一种深沉的感叹结束全诗。这里的“沧浪”可能指的是湖水的声音,也可能指的是一种清净、远离世俗的生活方式。诗人可能是在感叹自己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宿,或者是在感叹自己无法摆脱世俗的困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湖上秋景和诗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它以一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物、现实与梦想之间关系的理解。
相关诗词
  • 1
    [现代]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
    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
    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
    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
    会稽耻,终须雪。
    楚三户,教秦灭。
    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
    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
    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 2
    [清]
    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
    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
    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
    不如此石占桑,胜立穹碑万丈长。
  • 3
    [近代]
    斗洒亦醉石亦醉,到心惟作平等观。
    此中消息有盈(月肉),春梦一觉秋风寒。
    中原一士多厅姿,纵横宇合卑莎维。
    人言毕肖在须眉,茫茫心事畴谁知。
    婴武伺人工趣语,杜鹃望帝凄春心。
    太平歌舞且抛却,来向神州忾陆沈。
    南山豆苗肥复肥,北山猿鹤飞复飞。
    我欲蹈海乘风归,琼楼高处斜阳微。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