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用本分内,三间老茅斋。 岂无日如火,但有书能理。 开门鸟柏影,盎水泼入怀。 所期健拄杖,而相软麻鞋。 旧雨来人处,青苔生土阶。 |
这首诗《受用本分内,三间老茅斋》充满了对生活的淡然自得的哲思,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首联“受用本分内,三间老茅斋。”中,“受用”一词,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感恩之心,“本分”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清醒认识,他明白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应得的,都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而“三间老茅斋”则描绘出诗人所居住的环境的简朴和自然,茅屋虽简陋,但对诗人来说,这就是他的家,这就是他的“受用”。 颔联“岂无日如火,但有书能理。”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这里,“日如火”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而“书能理”则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智慧和理性态度。即使生活有时会像火一样炽热,但只要有书在,诗人就能找到理性和智慧,就能找到应对的方法。 颈联“开门鸟柏影,盎水泼入怀。”描绘了诗人生活的另一面:简单而宁静。打开门,柏树的影子映入眼帘,盎水泼洒在身上,这样的生活简单而美好。 尾联“所期健拄杖,而相软麻鞋。”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自己能保持健康,拄着拐杖行走,穿着软麻鞋感受生活的每一刻。 最后一句“旧雨来人处,青苔生土阶。”描绘了诗人对人际交往的态度:期待旧友来访,即使是在泥土台阶上也能长出青苔的地方。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平静接受,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朴素、宁静、简单的生活画面,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恩和热爱。诗人以淡然自得的态度面对生活,无论生活如何变化,他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受用”。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