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心觉也无亏成,小心沤也随灭生。 道人常与箒柄行,遇其欻起须扫清。 世间亦有无根树,又言朗月当空住。 劫尘颠倒不自由,只笑本来无扫处。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大心、小心、道人、世间树等形象为喻,探讨了人生和宇宙的真理。 首句“大心觉也无亏成,小心沤也随灭生”,表达了觉与迷、大心与小心的关系。大心是指对真理有深刻认识和领悟的心,小心则是指沉迷于世俗事物和欲望的心。大心的觉悟是无亏的,它不会因为外界的得失而受损,而小心则像泡沫一样随生随灭,无法持久。 “道人常与箒柄行,遇其欻起须扫清。”道人指的是有智慧的人,他们常常在扫帚柄上寻找真理,当遇到迷惑时,他们需要用智慧去扫清。这两句表达了智慧与迷惑的斗争,以及智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世间亦有无根树,又言朗月当空住。”这里用无根树比喻世间的纷繁复杂,没有根基的事物难以持久;而朗月则象征着真理的存在,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照亮道路。 “劫尘颠倒不自由,只笑本来无扫处。”劫尘是指世间的烦恼和纷争,颠倒指它们的错误认识。本来指真理的本质,无扫处则是指没有需要被扫除的地方。这里表达了人们对于世间的烦恼和纷争的认识不足,只有认识到真理的本质,才能摆脱烦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和宇宙的真理,鼓励人们追求真理,摆脱烦恼。它提醒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领悟,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意义。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最后,它以幽默和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给人以启示和鼓舞。 |